原標題:住宅出租變民宿 陌生人頻繁出入 成都一小區業主打起民宿“驅逐戰”

公開資料顯示,目前該小區二手房均價在3萬左右,物業費每個月為4.6元/平方米,均為精裝修房,主打高端人群居住。

“辛辛苦苦打拼,就是為瞭傢人創造舒適的生活環境。”羅然說,對這個承載著美好生活的新傢,全傢人都充滿瞭期待。不過由於工作忙,交房之後一傢人一直沒來得及入住。

同樣的情況,居住在小區二期的王幽也意識到瞭。兒子平時在小區裡獨自玩耍,經常和一群來路不明的陌生人“狹路相逢”。這讓他覺得,“太不安全瞭。”

新房還沒入住陌生人頻繁出入

有人在小區開民宿的消息,像細菌一樣,很快傳播瞭出去,並且在業主群引發瞭極大的反彈。

成功說服9傢業主解約

和物業發生正面沖突

第一次正式協商

住宅出租變民宿陌生人頻繁出入成都一小區業主打起民宿“驅逐戰”

嚇哭3歲小女兒

“那天,租賃公司帶瞭一幫人,試圖沖擊小區。”羅然說,在和租賃公司發生沖突的過程中,小區安保個別還受瞭輕傷。

如果一味任由沖突惡化,顯然對事情的解決並無益處。為此,在以羅然為代表的熱心業主、物業經理陳名勇、律師李建宏等的推動下,在沖突發生後第二天,物業、居民和租賃公司首次進行瞭正式的協商。

大多數業主在網絡上的反彈,很快作用到瞭現實生活中。在輿論的壓力下,物業開始採取一些措施,對於沒有核實或者無法核實的外來人員,一律不準入內。後來,一些更顯極端的措施,譬如斷水斷電,則讓民宿租賃公司和物業、小區居民,小區居民和出租房子給民宿公司的業主,直接站在瞭對抗面。

“如果協商再不成,隻能走法律程序瞭。”羅然在想。7月初,李建宏以代理律師的名義,向拒不解約的出租方寄發瞭律師函。

陌生人的進入,困擾著羅然和王幽。同時,小區物業經理陳名勇和同事也發現瞭一個事實。“是不是有人在小區開民宿?”“陌生人從哪兒來的?”他們希望能找到証據,盡快搞清楚。7月17日,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,陳名勇表示,業主並沒有在物業備案,他們通過多種途徑找到瞭原始合同的復印件。確認後發現,的確有人在小區開起瞭民宿。在小區二期和三期中,有9傢業主將房子租給瞭同一傢民宿租賃公司。



那9戶人傢基本不住在小區,所以平時很難碰到。王幽試過入戶敲門,希望能碰一碰運氣,跟對方好好聊一聊。很多熱心業主都加入瞭王幽他們的“宣講”隊伍,希望能說服那些業主,和租賃公司解約。

為瞭能讓居民能清楚地瞭解到這件事情的潛在威脅有多大,陳名勇從網上將過往成都周邊發生的危險案例都打印出瞭,認真地講給業主聽,希望能曉之以情,動之以理。“很多人一開始想不通嘛,任由怎麼做工作,都聽不進去。”羅然分析,應該還是舍不得每個月的租金。不過,隨著第一戶人傢同意解約,這個僵局漸漸被打破瞭。

租賃公司沖進小區

作為小區的代理律師,四川泰仁律師事務所主辦律師李建宏在5月底介入瞭該事件,並且見証瞭整個過程。

距離7月15日的最後期限還剩餘一周時,還有最後一戶遲遲不同意。

搬傢住新房本來是件高興的事兒。但收房之後還沒入住,成都市民羅然就開心不起來瞭。

並且在6月22日,形成瞭第一次正面沖突。



小區的倡議書

羅然所在的小區位於成都市錦江區攀成鋼片區,小區共分為四期。其中,三期於2017年12月19日交房,羅然的傢便在這裡。

從5月份開始,羅然發現,陸續有陌生人出入小區,三五成群噪聲很大,行為舉止粗魯,有好幾次,在電梯中相遇,3歲的女兒被嚇哭瞭。這樣的情況,同在一個小區的王幽也發現瞭。兒子經常要問,小區是不是進來瞭“壞叔叔”。

協商當天,業主來瞭超過百人,在一個多小時的拉鋸中,租賃公司同意和出租房屋的9戶業主解約。各方在協議書上簽字,並且約定在7月15日前租賃公司全面退出小區。

但是,租賃公司和業主簽訂協議時有個條款,誰先提出解約,誰要負違約責任。因此,租賃公司提出,退出可以,但是必須由物業和業主出面,去跟業主談條件,免除解約責任。

挨傢挨戶進行遊說

“住宅小區又不是酒店對外營業?”“陌生人自由出入,安全如何保障?”從今年5月底開始,小區裡300戶居民聯合起來,發起瞭一場將近兩個月的新時代傢園保衛戰。

王幽發現,在整個事件的解決過程中,那9傢將房子租出去的業主,從頭到尾都沒有露面。而此時,解決問題的關鍵點,就在於那9戶人傢。在後面很長一段時間裡,王幽的工作就是找鄰居“談心”。

後來經瞭解才知道,剛交的新房被一部分業主通過民宿租賃公司租出去,搖身變成瞭“民宿”對外攬客。同一個小區,有九傢房屋都租台灣電動床工廠給瞭同一傢公司,客流不斷生意火爆。

封面新聞記者 張想玲 見習記者 楊金祝 攝影報道

6月27日,9戶人傢中第一戶業主同意解約。看到有人解約後,其他人開始動搖瞭。很快,剩下的7戶紛紛同意解約瞭。

李建宏之前處理過類似的案子,在這方面已經很有經驗。為何小區開民宿能引發這麼大的反彈?在李建宏的觀察中,不外乎三個原因,一是,小區開民宿,影響鄰居正常休息。二是,民宿不具備特種行業以及身份登記管理制度,有安全隱患。三是佔用瞭小區業主的公共資源。“正常的一傢三五人,改成民宿後可能住進去瞭十個人。”李建宏說,人員頻繁地流動,帶來瞭垃圾污染消防安全,也降低瞭其他業主居住的生活質量。

就在羅然張羅著佈置新傢時,問題出現瞭。從5月份開始,羅然發現,小區經常有一些陌生面孔出入,經常是三五成群或是一堆人聚在一起。一開始,他沒有留意,後來隨著人員出入越來越密集,羅然覺察到有點不對勁。好幾次,他帶著女兒在電梯裡和陌生人相遇,女兒都要被嚇哭。“主要是他們的穿著打扮比較嚇人。”羅然解釋說。

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,李建宏表示,現有的法律條文並沒有關於民宿經營管理的明確規定。隻能參照《物權法》,以侵害相鄰權起訴,希望對方排除妨害、消除危害,但這隻是一種行為上的判決,在執行層面相對較難。“所以無論是發律師函或者是提起訴訟,都隻是一種協商和談判的手段。”

是否要提起訴訟,真正進入法律層面,正在眾人躊躇不展時,李建宏收到消息,迫於重重壓力,在7月15日最後期限來臨之前,最後一戶業主承諾解約收回租給民宿的房子。目前,小區9間民宿已經全部在各大網絡平臺上下線。

“不管怎麼說,盡管過程中歷經磨難,最終我們勝利瞭。”羅然說,這是新時代的傢園保衛戰,是屬於業主的勝利。接下來,希望能和物業一起,建立長效的機制,真正將民宿阻擋在傢門之外。(應採訪對象要求,文中羅然,王幽為化名)

□互動

你所在的小區是否也有人開民宿?對於小區開民宿,你怎麼看?歡迎參與封面新聞互動,發表你的建議,聯系028-96111,或者在評論下方留言,講述你的故事。

1、潛在危險太大,堅決不行。

2、隻要不開在我傢對面,怎麼樣都行。

3、一種新興的事物,鼓勵發展。

4、民宿很舒服,是一件好事,但是希望有台灣電動床工廠關部門來管管。
41B05E301CECDD00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台灣電動床工廠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dwuu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